现货交易通过反映电力的实时供需情况,能够引导人们在“晚高峰”时段少用电、在其他“低谷”时段多用电,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经济、电力资源的配置更高效。因此,电力现货市场被视为电改成功与否的“试金石”。
以去年8月31日南方(以广东起步)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启动为标志,迈入第四个年头的新一轮电改走出关键性一步。然而,半年多过去了,仅甘肃、山西两省按时间表试行电力现货交易,蒙西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四川等5个电力现货试点推进工作遭遇“难产”,未按照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要求,在2018年年底前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。
事实上,即便是先行试点的广东,相关试点工作也仅仅是开了个头——2018年底虽已完成《南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》,但市场运营交易体系直至今年3月28日才刚刚通过评审鉴定,而交易办法等配套政策目前则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。
“由于技术路线、结算方式等关键议题各方无法达成一致,有的试点地区甚至连初步方案还未形成。”
多位受访专家、学者表示,电力现货试点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,是市场组织者对现货市场运营后的结果没底。
“电力市场改革的核心不在放不放权,而在于‘改变观念’。有人担心,电力现货将会影响省内中长期客户的利益,影响本省GDP。”
“电网不会阻挠电力现货,反而欢迎现货,因为在调度不独立的条件下开展现货交易,这既完成了改革的政治任务,自己的利益又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害。”
“现货市场和电力市场是两码事,现货市场在经济学理论上是简单的,但是技术上是很难的。”
电力现货是一项涉及技术、经济、法律多领域实操经验的繁杂工作,推进电力现货市场需要几个条件:一是要坚定改革决心,绝对不能有可以不搞市场的侥幸心理,这样才能齐心协力。二是要建立“1+3”体系。“1”是一部好的电力市场运营规则,“3”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、市场监管、宏观调控措施。如果有“1”没“3”,就像日常工作没有廉政建设一样,容易出问题。目前国内对“1”研究较多,对“3”的研究太少。三是要有适当的市场启动时机。现货市场启动需要供需相对宽裕、发电企业不能普遍亏损、煤炭价格相对较低等条件,不能在上网电价长期受到行政压制的情况下启动市场。
因此,要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发展,“从国家层面来讲,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的,让大家清楚改革的要求,放下思想包袱,坚定改革信念。二是要逐步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,降低行政干预;三是要加强对地方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的指导。”谢敬东建议,“对地方层面来说,要清楚国家的要求是一定要执行的,要敢于担当,敢于作为。同时,应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研究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,选择合宜的启动时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