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正将自己打造成全球电力供应商”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7日刊发如题文章,关注中国电力企业海外建设和投资情况,尤其是中国提出的“全球能源互联网”倡议。
报道称,连接100多个国家电网的设想雄心勃勃,但中国确实有强大的组织力、财力和技术实力。有学者认为,第一个实现海外电网互联的地区可能是非洲。
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创办负责人乔治科尔此前表示,“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过去几年世界上最有意义的倡议之一,中国领导人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思维。”
《金融时报》介绍,中国正在努力推动一项电力技术,希望以此连接全球电力市场。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,他正负责为老挝制定电力计划,要使老挝成为可向东南亚地区输送电力的区域枢纽。
报道指出,在老挝、巴西、非洲中部以及中国大部分地区,特高压(UHV)输电技术使得电力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商业运输,并能承担更高负荷,从而有能力支持大规模的电力工程项目。
执掌国家电网公司12年的原董事长刘振亚力主发展特高压技术,曾称特高压技术相当于军事上的“洲际弹道导弹”。
特高压技术使得中国可以在山区腹地建设大坝,再将电力运送到千里之外的东部沿海地区。
文章指出,刘振亚正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在国际推广特高压输电技术,并希望实现全球电网互联。
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者邓丽嘉(Erica Downs)对《金融时报》称,“所有这些都符合中国扩张并想成为全球标准制定者的目标”,“这也与中国想成为领先的工业超级大国有关。”
推动者们强调,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控制由此产生的电网,只是将网络连起来,以便更好地跨区域分配电力盈余。
根据RWR的统计数据,在过去的五年中,中国企业已宣布在拉丁美洲、非洲、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83个输电基建的建设或收购项目中投资1020亿美元,加上对海外电网的贷款投资,总额达到1230亿美元。